|
很多很强悍!
( K/ l% J3 y$ q0 _
, A! x( a O8 f* R( J
8 g6 n' g4 ]/ t7 C$ p6 l论文标题] 集装箱码头铁路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 ^# `; Z. n9 O, @[作者] 盛伟
7 `! _0 Q5 @( V+ }* X3 q, p[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4 g- ^' h# z# G f9 i
[导师姓名] ( e2 q9 H: ~: j6 x
周强3 R7 c$ F$ ~1 n6 F3 K: V" i( ~$ ^, M
[授予学位] 硕士8 h/ I; y) t- `: s( D) N
[授予单位]
7 b* P4 ~$ B- F 武汉理工大学& b/ m8 J( S; U( t: \& o: v
[授予学位时间] 20060501
5 C' {+ }% W- r2 Z8 B[论文页数] 1-73
+ F3 S1 U! l; a[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8 z0 ~, ]4 Y* d
[分类号] 0 a S; u8 }. A6 b/ M. k
U656.135 F532
0 F' v) P5 t* [# j! u7 F9 B! s[关键词] # N* s q3 D" y( g
集装箱运输 港口铁路 GSPN网 Witness! t4 n( L( H0 w& p0 x+ |
[摘要] 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方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物资贸易与运输的主流。我国铁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力开展集装箱运输,投入了较多的技术、资金和设备,获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也应该看到,与世界集装箱运输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在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管理水平上,以及集装箱组织运输方式上,都还存在着较大差距。1 }# F) Z0 O7 m) {6 U& a! U
随着我国与世界贸易迅速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高速增长,2005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7500万标准箱。而另一方面集装箱贸易量不断增长为集装箱港口集疏运建设带来新的挑战。由于在集装箱港口建设中对于港口集疏运设施的建设往往不像码头水深和航道设施及集装箱装卸设备等受到更多的重视,导致港口集疏运设施成为集装箱港口货流的瓶颈。据统计目前我国港口集装箱运输主要依靠集装箱卡车,而铁路仅承担了港口集疏运量2﹪~3﹪的份额。由此可见,发展港口铁路集装箱运输势在必行。6 P3 h3 U, p' a7 d ]8 y# ?0 J! m
首先,本文对集装箱铁路运输枢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枢纽地区的铁路集装箱结点站、办理站的设施、设备、作业流程、集装箱列车的运输方式以及港口铁路的组成和装卸作业流程等。为后面建立理论模型和仿真模型提供了现实依据。
% o3 g/ P' x( ` d% o! m- ?0 {- R 其次,在广义随机Petri网建模理论的基础上,将集装箱码头铁路物流系统分为铁路装卸线、跨内堆场两个子系统,基于GSPN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模型。同时,给出了GSPN模型求解方法,以铁路装卸线子系统为例,求出了其GSPN模型实存状态稳定概率,并进行了理论模型的性能指标分析。( ^/ i" E: F! E/ z8 @: K6 @9 o
然后,介绍了Witness仿真软件的基本元素,以及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建立码头整体仿真模型,同时对铁路装卸系统进行局部建模,以多种作业模式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对整体和局部模型进行二维仿真。进行了模型的基本参数设计、作业流程设计、单元模块设计,提出并定义了码头铁路装卸系统性能评价指标。2 G4 W: I/ C' U* Z1 x
最后,提出了四种集装箱码头铁路作业模式,及其仿真流程,并在一定的仿真工况和仿真方案下,通过仿真试验,分析研究了这几种作业模式的优劣。同时根据整体模型的仿真分析,选择最优的铁路作业模式方案,并给出了集卡最佳配置数量。为集装箱码头铁路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7 ~* c0 }" E8 [& l' a# r[馆藏号] Y864407" T* f! \+ I" f' T& k$ E8 Q
[授予学位年份] 2006
7 L& m6 }; c9 I+ S( m* V[GETID_FZFF] 0
! r5 V2 u- Y% u+ _! Z% F: e4 v[入库批次] B585 C- Y5 {3 V0 s6 J0 z
[大学211] Y
, ?* x! t. n0 s9 |8 K[大学100] 042
; j2 Q# V/ l% t. J3 m" |- i# m( X------------------------------------------
* H% G9 J6 w: I% _[论文标题] Mini-CIMS环境下生产物流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7 i2 r9 r# e8 b! w2 \[作者] 张化% D& R& E; J: ~: E' f* @
[作者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2 l$ Q8 O7 N& Y6 z0 o @
[导师姓名] 6 X7 s7 U8 P" D
施国洪; a5 ]" [4 {/ x+ S+ W& v' b" k+ {
[授予学位] 硕士. v- M$ ]" z8 c6 D% q
[授予单位]
) o' f( W j3 |0 K! b# p 江苏大学, N0 v! u6 H' T9 }
[授予学位时间] 20050612
/ O0 b. U0 a! g[论文页数] 1-78
/ U2 ~! m( n" d3 r+ e[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5 y/ W! z$ q1 t P& q& X( I
[分类号] . O$ K; V& J- F+ S' q. Q; |8 [
F270.7 F276.3
, B* j* S( D c" m. s6 e/ t[关键词] , I6 ?9 L% d7 P: i1 q' P5 \2 H- B
生产物流系统 人员合作 中小企业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 精益生产模式 计算机仿真
2 k r+ |* ]1 \+ S+ b7 a! u; U' I' s[摘要] 我国“863计划”的CIMS主题的研究和开发进程证明:CIMS是现代制造领域中卓有成效的技术,是加快我国企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在CIMS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全国已有200多个企业进行了CIMS示范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CIMS发展的趋势,而中小企业的CIMS研究与应用也成为CIMS产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5 K9 |! B# ~8 }
本文在深入研究CIMS的理论体系以及CIMS系统开发的思想、原则及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针对中小企业的需求特点,结合CIMS中先进的管理模式,设计并建立了Mini-CIMS系统,为中小企业的CIMS开发设计及实施应用提供了新的模式,同时也为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展开提供了研究平台;为加强Mini-CIMS中生产物流系统的管理,进一步对Mini-CIMS中的生产物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及分析,利用IDEF0方法建立了一套生产物流系统功能模型,为中小企业成功实施CIMS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还针对设计出的Mini-CIMS系统运行过程,结合先进的管理模式即精益生产模式,应用Witness仿真软件对生产物流系统中的人员及人员合作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证明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系统中的人员因素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Y# I: V/ h% A0 n; G
[馆藏号] Y827218
8 l3 k* y- L' d[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R0 F/ W1 S4 M/ c[GETID_FZFF] 0
9 W5 d" V6 b2 T5 \/ n[入库批次] B55
$ C4 D/ E% J1 O' F+ q[大学100] 083
o; P8 e8 }3 V5 |6 s------------------------------------------
- C% A5 H, w$ H; m0 ]8 H[论文标题] 集装箱码头物流网络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 f7 Q% v7 D! s4 z! X[作者] 尚晶* P7 D$ r) [* L, f8 E H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B/ |% F. H5 f3 ]1 Y! K% v. n
[导师姓名] 7 j- X# M' p l( ^' U7 ]9 q0 Q% W
陶德馨
% l B% C$ [' p: Q[授予学位] 硕士
: f6 x7 S. e9 D* [1 E[授予单位]
+ ^2 E5 H% T4 s/ p) G3 { 武汉理工大学2 m ~6 j- ~( [' V# x/ D
[授予学位时间] 20051101
9 q8 T* H% _# V- E* S[论文页数] 1-86
3 ~& J5 G7 f9 C4 O4 }1 [! S. l( B9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3 Y7 V- E0 S. B9 ^4 v. }6 K[分类号] 6 a( }5 _# {1 n+ l3 D# n: F; F6 B
U656.135 F259.217 |# Q A- V c+ O
[关键词]
" T3 z @6 r' X, P7 b* X 集装箱码头 多级排队网络 仿真建模 网络资源 优化配置
% N# @: V# G! r+ [6 ~# f[摘要] 近二、三十年来,我国集装箱运输事业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以中国集装箱港口的现有的装卸能力和管理水平,已经不能满足需要。面对这种局面,我国在对旧有的集装箱码头进行改造和扩建的同时,也正积极建设新的集装箱码头。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存在一个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也就是要使港口建设投资得到合理的使用,以提高港口的微观经济效益和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效益。* i% A, \8 g7 [% z
集装箱码头是整个集装箱运输网络的枢纽,其内部的物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网络结构。对物流网络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网络资源的有效配置,使物流网络各节点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对于集装箱码头物流网络而言,各节点的功能的具体承担者就是集装箱码头物流网络的网络资源,包括泊位、岸桥、场桥、堆场、集卡、闸口等,针对这些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0 `* }" |3 }, x7 R! L, P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网络资源配置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 d3 w# s- n8 E) W9 p, O: b 其次,基于多级排队网络理论建立了集装箱码头的系统模型,从顾客类型、系统结构、服务路径和服务形式等几个方面讨论了集装箱码头多级排队网络系统的特点。0 I& ~3 u6 X# O9 _$ @; k
第三,采用专业仿真软件WITNESS建立了基于排队网络结构的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并对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和确认。# P( G' h% _5 ?3 ?* Z: N- d
第四,分析了集装箱码头综合成本费用的构成,介绍了各项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并提出采用平均综合成本费用作为集装箱码头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函数。
, m$ G9 B B- u: R8 h" B8 k7 C# C 最后,根据集装箱码头物流网络资源的特点,提出基于分级数值仿真的优化配置方法。以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为对象,对其远期规划中的资源配置进行了优化,得出各种资源的最优配置数量和相应的营运指标。
) I. @0 S" J9 A! q% w# T5 `! d[馆藏号] Y813022
; B) {# A3 ^" f[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M3 r* L1 J9 {9 M }[GETID_FZFF] 0
. `3 G7 p- o( l' v ^# g[入库批次] B54
8 J" M1 c$ C+ D6 G[大学211] Y: z7 d5 o4 c* J+ v1 j B; D
[大学100] 042( h; V: w1 k2 Q! Y1 M. f, X
------------------------------------------" T2 E- j u$ `0 P7 M3 f' M
[论文标题]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6 |. s$ |& }0 j7 @. C8 [' L
[作者] 邱跃龙, X' S/ ^/ W/ e0 Q% J# ?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1 Q( @$ j T @[导师姓名] 9 x7 u, q0 w* z7 G+ R& b* |* y
陶德馨6 W: f' Q/ y- a4 E( T# G5 x* d) m
[授予学位] 硕士
4 C" s I+ E6 k7 j/ C. q( P[授予单位] + c4 N8 x+ o& U9 N
武汉理工大学
: o: c* b3 Y2 H[授予学位时间] 200511016 `% x" d0 i3 q& r( u: O
[论文页数] 1-853 S% f5 S- ^* \! q9 K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1 f/ O; s8 g1 [+ F' F. e[分类号]
C0 W1 x' u/ ?$ x. p4 J U652.12 U656.135
* e- E' D. D2 U+ z) P0 o[关键词] . B8 B$ d! u9 u+ L3 e2 ~' `
自动化码头 物流系统 AGV调度 模糊控制 SPN网 Witness软件% y( S) |: t. q7 x& \2 _
[摘要] 集装箱码头作为海、陆运输的连接枢纽,是国际供应链各环节中最重要的物流节点。为了适应国际集装箱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船舶大型化的趋势,集装箱自动化码头(AutomatedContainerTerminal,简称ACT)的研究与建设势在必行。* x, W; x0 N* {. ~7 @" ?6 T9 W5 D( k
集装箱自动化码头集成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等现代物流技术,将集装箱岸壁与堆场之间的运输、堆场内的作业、闸口的进出等全过程实现自动化运作,可提高码头装卸设备的生产效率,减少船舶的在泊时间,增加港口吞吐量。本文以此为背景,以整个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规划、建模、控制、仿真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 q- J( L) \) e/ Z: i6 S4 k) e 首先,对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进行了规划设计。在与常规码头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集装箱装卸工艺方案,系统由岸桥、自动导引小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简称AGV)和自动堆跺起重机组成,并规划了码头平面布局,指出其系统特点和作业流程,分析了自动化码头AGV调度原理和调度规则,研究了码头内交通规则和车辆冲突解决办法,设计了AGV的逻辑控制,对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探讨。4 v8 {: X: u4 S& @- ~0 X; X- Y3 V/ l6 t" E
其次,以随机Petri网(StochasticPetriNet,简称SPN)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在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建模时引入时间参数来模拟港口作业的基本思想。分析比较了两种SPN实施规则,并结合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特点,采用与变迁相联系的SPN实施规则,建立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理论模型,在对模型可达性、马尔可夫链分析的基础上,计算了系统状态的稳态概率,并进行了理论模型的性能指标分析。( r S5 Y3 b! ^9 }
然后,以模糊控制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AGV动态调度的模糊控制技术实现方法,进行了码头调度模糊控制功能设计,并以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F+ `4 X; ?0 U& x- s
最后,以物流系统仿真软件Witness为平台,开发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根据论文研究目的,确定了仿真目标,进行了模型的基本参数设计、作业流程设计、单元模块设计以及便于模型性能评价的统计性能参数定义。根据仿真目标,确定了仿真内容,制定了仿真方案和仿真工况,通过仿真试验,研究了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物流系统的机械调度模式、装卸工艺、生产作业能力、设备优化配置以及其它作业工况。+ i* C8 ^- n6 j) C2 i4 |* \- S2 C
[馆藏号] Y813019
8 J; L: h" _1 W' ?8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b& W4 d/ F# y0 J8 y[GETID_FZFF] 0
/ B% {8 m4 `0 N0 A2 U ~) |4 H$ b[入库批次] B54! |" y0 ?2 U4 X( Z p
[大学211] Y
x8 a9 ~3 n4 G5 O8 f. p5 w" A[大学100] 042
v/ \" J" d5 Q- ?& P/ ^------------------------------------------
( x- }0 T# f9 {2 G3 m& V; K& V n' q[论文标题] 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装箱专用卡车自动化调度系统研究
: U0 y' O3 G1 t. T[作者] 严政/ n+ h3 W4 K* S& f( \& y3 S$ x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5 {) b7 f; c. L, Z! u
[导师姓名]
" U* t- c# f# } 陶德馨4 s* V5 C/ c+ h" \
[授予学位] 硕士
1 K0 {! o' o1 g1 @[授予单位]
6 ~+ D+ H& C. f2 D B8 m- C 武汉理工大学5 t) d. H9 I: Q5 k* M
[授予学位时间] 200511011 k" u5 I# T w
[论文页数] 1-73
9 F1 b8 @) N5 L/ {+ _-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h+ |9 P9 g! q
[分类号] , @% ]: ?" j. k; V0 d9 K! N. W4 ~" I. X
U656.135 U653.928' N5 i, r" p& {% x
[关键词]
! V# f$ w' g( O# }, n4 Z, L4 M 集装箱港口 专用卡车 多目标模糊决策 无线局域网 动态优化组合 最佳作业线. G K( ^$ b$ e2 \
[摘要]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迅速发展,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急剧上涨;另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正逐渐发展成世界范围内的一个加工大国。上述发展,一方面加剧了各港口间的竞争,使港口集装箱集疏运条件、集装箱码头操作管理水平、生产效率、营运成本与服务质量日益成为集装箱码头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使得集装箱码头机械(特别是集装箱卡车)作业的调度与操作更加复杂。本课题正是适应这种迫切的需求,在运用现代化无线局域网通信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的环境下对港口集装箱专用卡车调度策略进行前期研究、仿真分析及软件实现。; f+ G" F0 E# n( r, j5 z) `$ ^
本文首先通过对传统集卡调度规则的分析,根据港口集卡运行特点提出了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卡调度策略,利用智能模糊决策解决集卡面对作业面时最佳作业线的选择的问题,并通过Witness建模对传统调度规则和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卡调度策略进行仿真比较分析,证明了动态优化组合的集卡调度策略比传统模式高效,是合理的。* D4 ?* W7 X( Q: a4 a3 X m4 w
然后依照山东日照港为原型,研究港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式、拓扑结构,建立无线局域网络,并根据码头的实际生产情况利用原型法开发出无线网络下基于动态优化组合的集装箱专用卡车自动化调度系统,系统的数据传输模式为C/S模式,整个系统划分为4个模块完成对集卡的动态调度。
# Q8 `3 G, D: ~ 最后通过黑盒测试的方法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进行检测,检测结构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实时性和稳定性好,能有效完成港口集卡的动态优化调度,适合码头的实际操作环境使用。) ]1 p: ?9 V$ l% N( S2 g0 O
[馆藏号] Y813020* o$ z2 m ]9 x( f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Q6 \) v0 m( I& ]2 I U% R3 H[GETID_FZFF] 0
4 c+ b$ O+ r7 }* B3 U6 W( G& B( ^' W[入库批次] B54
7 m2 a/ r+ R& q. w/ R7 h[大学211] Y" n* X. H4 c: P e5 X* ?
[大学100] 042
6 a0 f) A; B7 {! e6 p/ r. `------------------------------------------
9 ~% f; k3 N0 i. O e4 K[论文标题] 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仿真与分析) Y# W3 }4 e5 x5 P
[作者] 李锋
8 _2 w; g5 o# ][作者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6 `; v9 X/ j: x, u[导师姓名] 4 W! T! z* v5 _: M8 _
陶德馨
0 R) X. |: t0 {" }[授予学位] 硕士' W& G i5 }# g
[授予单位] " m G4 ^8 s! c. `+ S3 ?# A
武汉理工大学
0 l0 L( \ b# C: w( C[授予学位时间] 20050301$ s) @# Q' m0 Z
[论文页数] 1-80
$ d T$ W- K4 s! J4 Z9 x& Q[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z+ @( I0 R: Q% p" u; K& x% m
[分类号] . K3 Y1 }/ p a4 }. s5 ^
U695.22 TP391.9
C) X4 ~) ^! Y1 H6 b( R[关键词] * ~* Q: ]5 O) K% E; q7 i9 n+ `7 @
排队网络 计算机仿真 WITNESS 自动化堆场 决策
. l+ M1 ^0 g O9 l[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持续发展,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不断高速增长,这对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和装卸技术装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给码头的规划和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利用码头有限的资源设施,高效地实现港口装卸作业,已经是码头建设者和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码头堆场是水陆集装箱的集散中转地,是连结码头前沿和后方大门的纽带,是整个码头物流系统连续、高效运行的保障,堆场的建设与管理是码头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实现自动化堆场是现代集装箱港口装卸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合理地规划堆场布局、机械配置,实现机械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将堆场管理与堆场作业信息实时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充分利用港口资源,是全方位地提高码头生产作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集装箱码头物流的发展动态,讨论了几种典型的码头装卸工艺.在此基础之上,规划了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整体布局和机械设备配置以及装卸作业流程,给出了相应的集装箱堆码规则和堆场机械作业规则以及堆场的作业性能指标参数.其次,本论文重点讨论了集装箱堆场物流系统的建模理论——排队网络理论,并分析了排队网络理论在集装箱堆场排队系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集装箱堆场排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然后作者将排队网络理论和集装箱堆场排队系统结合起来,讨论了集装箱堆场排队系统研究的稳态性能指标.第三,在集装箱自动化堆场装卸系统和作业规则的基础上,利用专业仿真软件WITNESS建立了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物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可以实时动态地显示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装卸作业过程和相应的性能统计指标参数.最后,在计算机仿真模型的基础之上,针对不同的仿真目标,通过对模型的修改,本论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自动化堆场机械匹配作业的协调性、机械的合理配置、堆场机械作业策略优化、不同外界工况对堆场作业的影响,以及堆场的极限作业能力和瓶颈等问题,为码头管理者提供了决策依据.
C$ @5 `3 X" m[馆藏号] Y6882479 d* J% J( H. R8 x' b8 @* p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9 ^0 M5 Y9 Z. m/ B4 F4 E# d[GETID_FZFF] 0
; V% E( c( t. S" D5 x[入库批次] B40
, y3 k6 [8 n0 ?, R[大学211] Y
2 M# ^) l3 k- f0 B[大学100] 042
8 x1 |9 d% u& H! n( M9 K0 F------------------------------------------
2 u+ F C) q- {[论文标题]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1 m! v' w, G( m( z9 T
[作者] 胡强
- T1 G! @9 n8 S1 [[作者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9 h- o0 X* b( V$ d
[导师姓名]
7 C/ @, m: Y4 F& s 周强% i- i) }9 F5 X2 }8 m& P C' e5 N
[授予学位] 硕士; m& A6 g, d9 h, e
[授予单位]
3 H4 |: Y. D5 b! }& z1 u+ H+ {$ o 武汉理工大学
0 o% d2 E9 W8 N. X! ?# l[授予学位时间] 200503014 F! `% I' }$ \/ N( {
[论文页数] 1-81
$ [& N% x9 H, X; D: U/ O3 r[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v* U4 ]& h& @; D4 L[分类号]
+ k5 u2 r3 w8 p! { U695.22
' A3 R& ~6 n/ v+ z- P[关键词]
& A( t, N" Y2 \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 离散时间动态系统 柔性靠泊 摄动分析法 摄动轨道 WITNESS
$ l) t$ v* W0 o[摘要] 作为国际运输链与物流链的重要环节,集装箱运输业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将其作为体现本国物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集装箱码头,作为集装箱运输的枢纽,衔接着水运和陆运,在集装箱运输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在港口中的大量应用,装卸生产系统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码头规模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吞吐量越来越大.这使得传统的码头设计方法所得的结果与现在的码头实际运作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别.为了适应现代港口的发展,码头设计方法需要不断改进,设计理念要不断创新.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集装箱码头空间里,由集装箱、船舶、装卸搬运机械、泊位、堆场、道路、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离散事件动态系统,几乎涉及到物流运输学科里各种复杂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研究动态,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特点,对系统中存在的大量随机过程及其变量作了详细的描述、分析,得出其统计规律.然后,针对顺岸式码头的柔性靠泊,突破常规,将码头泊位状态的变化作为一个随机过程,从另外一个新的角度——马尔可夫链,对其进行建模,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得出顺岸式码头的柔性靠泊马尔可夫链模型的一步转移概率矩阵和状态转移图,为码头泊位状态的变化提供了依据随后,根据具体的集装箱码头,在WITNESS仿真平台上,建立了系统仿真基础模型,通过系统仿真基础模型的运行得到标称样本轨道,并利用摄动分析法理论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立了整体理论模型,得出主要参数相对灵敏度的估计值,并对灵敏度对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不同的仿真目的,仿真内容和实验工况,对系统仿真模型进行多次仿真,对码头不同的设计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为集装箱码头的设计和实际操作调度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 q5 {! z) q: t0 P& H# Y[馆藏号] Y688245+ }; o" U. n" P! K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g, R7 w0 y0 J$ p[GETID_FZFF] 0
+ ^8 c- |, k5 \8 w[入库批次] B40
; p/ Z, ^ R! q! D' f) O; a[大学211] Y6 X, _5 r0 `- e
[大学100] 042
' g6 U! d* L8 ]5 }; B------------------------------------------! J6 v+ X: g. k* D$ m
[论文标题] 基于BPR思想的集装箱码头集卡作业系统模拟及优化分析7 s& n5 o( O4 @* D. F; t) d
[作者] 关秀光5 T1 r9 B1 S* h- v9 C
[作者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5 h2 x4 j, u5 q7 t. S( F! l0 C+ I5 \[导师姓名]
! @/ F Q U1 J( U 刘文白
0 q; U# X0 ~6 a+ K) s5 w, A, H" E[授予学位] 硕士
( ?( r1 t+ K0 [: V! X1 @[授予单位]
$ u( V4 W0 ?; V 上海海事大学, b. G: [2 j/ T! O3 X
[授予学位时间] 200406019 T% G7 p( \2 [/ i% Q
[论文页数] 1-76
` C4 e2 H2 B5 V$ N[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I. b. W i/ f r8 M: g& P[分类号]
3 E. N6 a! ~+ i* W9 G6 w U691.1 U695.22
, j$ c% a# V7 E[关键词] , {) x/ Q: B7 H: I
集装箱港口 作业方式 BPR 仿真 WITNESS% L( O1 _( Q: E8 `( y5 z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与世界各国贸易迅速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后,为中国集装箱运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大主要集装箱港口的吞吐量也不断攀升.与此同时,港口经营者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船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要求港口在船舶大型化发展的同时或超前,提高装卸大型集装箱船舶能力,减少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提高船舶装卸船时量,另一方面,港口经营者为了吸引船舶挂靠,就必须提供最具竞争力装卸效率和服务内容,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港口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问题不仅涉及港口航道和码头前沿水深、码头前沿机械设备数量和性能、装卸工艺和效率,还关系到与集装箱港口相匹配的集疏运条件、多式联运组织管理和港口的政策环境等诸多问题.该论文将解决问题的途径集中在优化港口生产运营流程,革新码头装卸工艺模式这一点上,而BPR的发展应用、管理仿真语言WITNESS的诸多优点,使得该课题的研究有理论上的发展和实践上的价值.首先对BPR、计算机仿真语言及提高集装箱码头管理水平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综述,使得该课题的研究有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上的方法.其次,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的构成和特点,详细的讨论了集装箱港口的设施设备、进出口作业流程,以及中国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模式的发展,集装箱港口生产效率提高的主导因素、现阶段港口生产流程的优化与码头装卸工艺的革新的对象.同时提出,集卡作业方式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对岸桥作业方式研究的必要性.第三,讨论了集装箱港口生产运营优化的建模思想--BPR,并应用BPR在港口生产运营优化的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ABC的分析方法,对目前港口的生产运营进行了分析,发现作业瓶颈问题的转移过程,并对港口作业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析.同时运用循环排队网络对港口作业系统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所建立的岸桥作业系统及集卡作业系统分析模型的模拟,从而帮助港口经营者确定可靠、经济的港口设备配备与调度方案.第四,利用WITNESS仿真工具,对集装箱港口的岸桥作业系统及集卡作业系统分析模型进行仿真并实现了二维计算机动画模拟,实现了对船舶到港、靠泊、装卸箱、集卡装卸作业及船舶离港系统的模拟.最后,通过对集装箱港口岸桥作业系统及集卡作业系统模拟指标的提取和分析,实现对不同方案的优化比选,帮助港口经营者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岸桥、集卡作业调度方式,提高港口装卸效率.
' ~" ~5 W% ?! G" m! g[馆藏号] Y640837; O2 `$ V& o; \
[授予学位年份] 2004
8 {6 F b& X9 P @, [[GETID_FZFF] 0
5 S! T/ g5 g( O. Y3 ]$ l[入库批次] B34, C, u' H1 K/ P7 ] V
------------------------------------------
; H. E% @" k3 U* X6 ~! @[论文标题]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仿真研究
- W2 G0 ^# v' E: f[作者] 李丽$ E# S8 N- G' [3 W5 {5 O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l9 A$ t$ v9 S; U
[导师姓名] 4 Q8 I7 H. N* D) d, x' u0 u
周强3 T: ?7 P7 C. c! S" p' {7 E
[授予学位] 硕士
7 d/ t, R1 b! b& N# f[授予单位] ) r$ d8 d6 y# b% X9 u
武汉理工大学
1 k! S* h4 S0 K" t& k, p2 {, c[授予学位时间] 20040301
* n/ V2 A' e3 B/ c[论文页数] 70页
% Q1 q( W7 _ M6 h. d$ H[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l/ J9 L+ a" }% n3 Q[分类号] 2 B. i/ j% @) i9 l5 \
F252 U169
* [( s7 v" l3 ` Q( t[关键词]
[2 E1 G8 _, O7 q. X! G 面向对象方法 集装箱码头 物流系统 仿真模型 WITNESS
- F T0 y) Q, p* D$ ]$ x; l% w9 ][摘要]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集装箱码头空间里,由集装箱、船舶、装卸搬运机械、泊位、堆场、道路、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集装箱码头,作为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枢纽,对加强国内、国际间的贸易往来与提高集装箱运输系统的运输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装箱堆场机械调度与监控系统的研究",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增强港口生产能力的一些新措施.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研究动态,分析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进行整体建模的思路,接着系统地分析了集装箱码头的基本组成、布局、装卸工艺、作业特点及流程以及码头生产调度原则.在讲述了面向对象方法建模的一些理论基础后,深入研究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子系统,建立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对象层、特征层及关系层.根据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模型,以实际码头的数据为原型,在对码头物流系统进行合理的简化之后,借助现代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语言WI州ESS,建立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模型,它由外卡子模块、大门子模块、堆场子模块、道路子模块、泊位子模块、水平运输子模块、船舶生成子模块、码头作业计划制定子模块、性能参数子模块九个子模块组成.然后利用码头的实际营运数据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此模型对集装箱码头进行机械配置分析及机械调度分析及确定码头最佳吞吐能力,为码头生产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
, E2 J( F. D1 Z" r[馆藏号] Y5726687 M5 }, |; [, V
[授予学位年份] 2004
8 c% M" U& R- \: z[GETID_FZFF] 0+ J2 {" h V7 e8 Z( H6 f
[入库批次] B23
& a* t* v& ?: g& h* E( a0 D- _[大学211] Y. ~/ A+ a% t8 V5 }
[大学100] 042% W* @# z3 ~5 w) F2 Z
------------------------------------------
|& I& G9 t1 i[论文标题]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动态性能分析7 l5 g; s3 T5 r8 W
[作者] 于春艳5 W$ w/ j: x7 m* S; N' n! t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 i9 C6 ]2 G. g9 Y D[导师姓名] * O9 `4 ]& D/ _. g; t7 V
顾必冲
o+ i- o x- Q: S/ K; C0 ?[授予学位] 硕士
& p3 ]9 a: }, s6 E# v# I3 ][授予单位] % {% e a) w+ y% c( T! c
武汉理工大学
* O8 ?+ {& {. _ Z[授予学位时间] 20040301# G2 x) j4 K1 E/ y, {. P( j% ]
[论文页数] 73页/ y& \/ b# O0 Y6 x1 U% t! H5 o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2 ~ a5 L8 X# T [4 Y& B. i
[分类号]
* F7 f( k$ y: i8 T2 ^; L6 E4 c F252 U1696 l. K, u' I: o, p$ V |: L0 T
[关键词] ; ?2 i; z% h b7 R! x
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 动态仿真 数学规划法 WITNESS仿真软件
: f+ _# T$ |/ |[摘要] 现代物流被西方经济学家和企业界称为继劳动力、自然资源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降低成本的宝库"、"企业发展的战略手段",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港口码头、仓储经营等硬件联运设施的物流业务和基于海运、陆运、空运等运输的物流业务,由于国际货运量的90%以上是靠海运完成,港口在整个运输链中总是最大的货物集结点.集装箱码头是连接水陆的交通运输枢纽,是一个国家的重要资源,是对外贸易的门户,它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集装箱码头空间里,由集装箱、船舶、装卸搬运机械、泊位、堆场、道路、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针对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的特点,该文对港口集装箱物流系统仿真及建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国内外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组成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在集装箱码头的实现与发展,系统地介绍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基本组成,港口的布局、特点,现代化港口装卸工艺模式的发展,并对集装箱码头的生产作业流程作了详细说明,分析了港口物流系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论文以排队网络理论,对集装箱码头的一些稳态指标作了数学描述,最后利用事件调度法对集装箱码头这一离散系统的船舶到、离港的排队模型进行事件处理.在模拟模型的开发过程中,分别从总体设计、船舶调度管理、前沿装卸作业等几个方面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进行建模.并借助WITNESS仿真软件,对集装箱码头前沿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调度方式以及船舶沿岸线靠泊两种方案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可供集装箱码头实际操作用的参考结论.
8 h: C, D' ` d( ^) [, M" i: n[馆藏号] Y572664
( \6 d9 h* K k$ L8 z& K# b[授予学位年份] 2004
* \# G) | I! a3 ~: H[GETID_FZFF] 0
) M2 N" U+ U% \$ V$ [& h1 P[入库批次] B23
- B+ z" O& m+ r! q[大学211] Y
( T2 _0 z! m* C2 n[大学100] 042" J# a' \3 {5 [
------------------------------------------. I/ q/ @4 D) e% T1 X
[论文标题] 基于WITNESS的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0 ^$ o4 k$ s8 b a
[作者] 高玮2 [) W) H8 B* B7 s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E1 w, u4 `4 i% f8 c; R5 f1 [
[导师姓名] " Z! s# n& y( U7 I
周强3 k6 F- f6 k7 @7 b
[授予学位] 硕士
9 Y! y' s" ?, C! J5 {9 N+ H[授予单位] % l9 y# c& B7 X0 s, _" v$ k
武汉理工大学' Q* b# j* o& Z, u9 W1 K
[授予学位时间] 20030301
4 A' s# G2 r: W[论文页数] 91页
# d2 C+ M8 T9 | B[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Y+ o. C) W9 C. i3 d[分类号] ' Z( R+ q! F" q6 w. y) s* M2 ~7 \
U691.19 P: }# N9 B6 y a! i
[关键词]
% j2 a! r3 D- f& t Petri网 集装箱码头 物流系统 仿真模型 WITNESS- \* A$ E* t' @4 t
[摘要] 该文结合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基于无线局域网的集装箱堆场机械调度与监控系统的研究",对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内部元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增强港口生产能力的一些新措施.该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研究动态,分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特点,提出采用Petri网对集装箱港口物流系统进行整体建模的思路,接着系统地介绍了集装箱码头的基本组成、布局、装卸工艺、作业流程后,评估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相关性能指标,并结合实际码头的历史数据,介绍一些相关的经验公式.在讲述了Petri网的一些理论基础后,分析了基本Petrl网存在的"封闭性"等问题,并结合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的内部功能,引入复合建模的概念,建立了集装箱码头物流系统及集箱、卸船、装船、提箱四个子系统的层次模型和动态模型,归纳了它们的变迁事件表.( l( t7 h( _5 e3 ]
[馆藏号] Y519272. j2 k: L$ O. B8 n; P7 \4 Y9 v
[授予学位年份] 2003
/ p: Q7 w6 e% |[GETID_FZFF] 0
* e! T, f& E* n[入库批次] B17
2 }: N/ K) }; c+ }' d[大学211] Y2 {7 c8 F7 b: y" ?5 i5 z
[大学100] 042
( V1 U1 D: e; U' n8 X$ O. C------------------------------------------
5 I, q& f- O( K8 |& _4 a[论文标题] 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仿真与规划方法研究
* w' ^9 H5 R" a% A$ j7 M[作者] 汪锋6 Z1 ~# ^! x! L4 @5 ]/ d2 p' b
[作者专业] 机械设计及理论& Q( i% _6 M& K
[导师姓名]
2 N$ P- k+ \; a" o 陶德馨
0 n$ i& }) `- H4 J/ s[授予学位] 硕士: N: M8 d" o+ L- h; o# k4 |! {
[授予单位] 6 u& s4 F' j5 A0 p
武汉理工大学
; r: C% Y! _4 j+ |5 }[授予学位时间] 20030301: c% e0 Q* X* ?" y4 h' h- W1 g5 y8 `
[论文页数] 86页/ O1 t- t* n/ D( r3 r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3 W- l7 k* Y! u
[分类号] % e- k, J- d3 B: O& ^+ a; a
U691.1
: V( d5 e) x5 N9 V% ^0 V% x[关键词] 3 m$ ^( `- c$ Z! z" F1 C
集装箱港口 计算机模拟 排队网络 witness 生产作业系统1 o |; L0 T6 o( [+ Z
[摘要] 该论文首先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的构成和特点,详细的讨论了集装箱港口的设施、进出口业务流程,以及集装箱港口装卸工艺模式的发展,模拟仿真系统的开发,正是在简化了部分内容的情况下对该系统的实现.其次,该论文重点讨论了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的建模理论——排队网络理论,并分析了排队网络理论在集装箱港口排队系统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集装箱港口排队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三,利用witness仿真软件,对集装箱港口的整个生产作业系统进行数字仿真并实现了二维的计算机动画模拟,可以模拟集装箱船舶的到港、靠泊、装、卸箱、堆场集卡的装卸作业以及船舶离港等方面的动态过程.最后,通过对集装箱港口生产作业系统模拟指标的提取和分析,完成了在一定吞吐量的情况下港口合理泊位数量的确定和港口机械设备配备的研究,以及在不同的船舶到港模式下集装箱岸边起重机的调度策略研究.. D9 P( A( J) C7 y6 ]2 \! _
[馆藏号] Y519257
6 L; }1 z4 K. @ S[授予学位年份] 2003
8 @# c+ V1 z! c5 f; n[GETID_FZFF] 0) {0 i* K& E9 I9 v7 L7 }, X
[入库批次] B171 z% h7 @9 K! B/ O
[大学211] Y
, a$ d ^$ |& b h8 U% }[大学100] 0423 u! I! i4 D6 d, G1 l% q) z
------------------------------------------
8 J6 }" q# D+ t1 l3 m3 \2 j[论文标题] 基于Witness仿真技术的6σ管理应用研究- ~8 I$ |' X* N+ M; H) |
[作者] 王小方
7 N% D) R+ d' l+ \+ y4 j[作者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0 m; Q" W) X, G7 e0 N[导师姓名]
# `1 I. S. z& }1 u/ ~ 王亚超* ]0 } r: f+ j, d; L* J: }1 K
[授予学位] 硕士. g4 U' F/ @/ ~2 w% `
[授予单位] 7 p$ [' P3 T, E- o5 @* G2 _7 m6 h
天津工业大学
- y* B0 ~/ C! f[授予学位时间] 20060101
' a, {6 h# N5 l% l5 D+ z[论文页数] 1-81
( s* }; Z9 M+ Q' X$ S[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8 m& }4 D a- w% ^6 V" F: c5 ?; G[分类号] , ?$ X- x# A/ o/ P; x" c1 B; w) E
F273.2 TP391.9
; a6 F6 ^( C6 i8 B0 \! ?[关键词] $ t2 L- x* w7 X& a: W
企业质量管理 管理模式 生产线仿真建模 排产组合$ Y- A- j0 a3 v3 F
[摘要] 本文从当前6σ管理实施中存在的费用大、周期长等问题与不足出发,对仿真技术在6σ管理实施过程中具有的优势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运用Witness仿真技术与6σ管理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在企业中开展实施6σ管理的观点,从而保证6σ管理能够快速、有效地被开展。 h/ @+ \+ [- i, }% z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6σ管理在国内一家电子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分析企业现有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应用Witness仿真软件对现有多品种生产线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对模型的仿真运行和分析,快速准确地确定了该生产线的6σ质量改善项目,及质量改进的突破点。
4 Y- k% V4 a1 b( e) f4 s0 n7 L 进一步,对所选择的6σ质量改善项目按照DMAIC五个实施步骤来具体开展,在实施过程中通过Witness仿真技术与6σ管理工具相结合的应用,实现了生产线中焊锡生产工序的工序优化改进,同时对试验设计得出的各种排产组合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和数据统计,得出了生产线的最优排产组合方案,最终使整条生产线的总体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实现了该企业生产线6σ质量改善项目的预期改进目标。
" `$ h4 M& o, r% _8 ?( e% t) u 实践证明,运用Witness仿真技术与6σ管理工具相结合的方法实施6σ管理,可以达到6σ管理的预期实施目标,是企业提高质量水平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对其他企业实施6σ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6 W. U8 d/ p$ F- L' e[馆藏号] Y866274
" {3 E- J4 L! {& C4 a[授予学位年份] 2006
( @8 J2 w, a |' J; c7 ?9 _[GETID_FZFF] 0
3 X( r+ W4 Q. i- B. I: K[入库批次] B59
' f2 T& p a: y$ |------------------------------------------& n7 L: U; S/ W: G7 \; T2 P
[论文标题] 基于Witness的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 A4 U6 w( n6 u* N3 Q, L
[作者] 潘晓燕
6 q/ l9 e# Q+ L3 X9 a[作者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 [5 Q2 p* W: X' \& {[导师姓名] 2 J/ \' d, r% H: A0 k
王亚超9 |# p. P+ n* A9 `9 L8 S) f! e
[授予学位] 硕士
( Y: b, d; F9 h1 J5 D) a[授予单位] 1 J u* ]8 f4 ?6 z, ?$ p
天津工业大学
; [+ b* [2 t3 J; Z[授予学位时间] 20060101
: ]" E) \2 u+ ^$ R6 b- N2 f8 ]4 \2 N! T[论文页数] 1-501 L8 ~9 f7 v1 u! b! ]' O+ L X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X+ N" p8 B0 q& [4 g[分类号] . {, k- G6 j; X2 K+ q( B
F252.24 TP391.9) i7 S4 E( f2 J6 h
[关键词]
. _+ k4 ~! J( V+ m" A' L) {. w 物流配送中心 选址规划 固定成本分摊 模型仿真7 a9 O' W3 |5 o1 M# y1 H
[摘要] 本文首先从物流及配送中心的基本理论入手,简单介绍了了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概念以及选址过程中的一些常用模型。进而在考虑分摊固定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所采用的选址模型。接着应用AHP层次分析法筛选配送中心选址点,从而达到排除选址因素较差的选址点的目的。之后,应用Witness仿真软件及其特有的优化功能,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利用它自带的优化算法模块OPTIMIZER来得到系统的最优配置。最后,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阐述了如何运用该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 T& ]/ K, k! Z( n
[馆藏号] Y866291
7 ]2 i/ ?: {8 S[授予学位年份] 20065 z# g1 |8 d. m& D
[GETID_FZFF] 0
H) }' U5 x4 D" n[入库批次] B59) y/ _3 R3 a6 \- s( u' h
------------------------------------------1 }5 P7 z% ?- g! ]3 s4 ` ~9 }% h
[论文标题] 制造业车间生产节拍平衡与物流优化研究
" ]. X. _4 n6 g6 e4 [[作者] 吕冬梅
' h% g; ?1 H, X, q: Y- `1 O[作者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 Y$ ~8 ~2 ^" v
[导师姓名] - \3 `2 _; T( |! m4 i
朱华炳- R$ G2 ^; `9 i1 [0 |
[授予学位] 硕士( q- C/ C; N8 M1 v' ?
[授予单位]
$ q: i/ S) V' h" t6 M- E6 K 合肥工业大学
: A; ]: }9 z4 W6 H! H8 b, w4 a[授予学位时间] 20060501/ ^: W: R( d1 P+ c' N0 O( ]
[论文页数] 1-72
* F- T' q8 k! Q. [" Z; J$ q" R[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w5 I, S+ S0 T" R7 c b( @$ v) ^[分类号] ; u* L% g' f5 z9 Z
TP278% p' ?, e0 @6 ^% |
[关键词]
1 x, w6 O3 W2 Y- s/ n 制造业车间 生产节拍平衡 生产物流 生产线 仿真软件
1 t0 D! v! M' b[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车间的制造水平已成为企业对市场应变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的关键,而车间的生产节拍平衡决定了企业生产效率的高低,是解决制造业车间面临的主要问题的最佳途径。所以,对产品各个部件的流水生产线进行平衡设计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对其生产节拍平衡重视不够。企业生产环节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生产流程混乱。3 v4 b$ d* M, }# X
生产节拍平衡对于基于订单式的制造企业适应市场需要,以及提高其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合肥车桥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物流的角度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文章分别从生产节拍平衡的五大方法对该公司各条生产线进行了分析、优化。利用WITNESS物流仿真软件对该公司生产物流模型进行仿真优化,优化流程为:将该公司实际生产情况仿真出来,通过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不足,再结合生产节拍平衡的具体方法提出不同组改进方案,分别对每组改进方案进行模拟仿真,比较分析后确定出最优方案,以此达到优化目的。3 A) t2 O" n: T: Q+ v, A9 o" @
[馆藏号] Y869912
, p5 J) ^" @- y. c) T6 p }$ D[授予学位年份] 2006, f: k. C( D3 Q9 q
[GETID_FZFF] 0' _5 Q+ I9 c7 @- r6 K* J" {
[入库批次] B59
" j/ w& m! N: d! z[大学211] Y
% Q' w9 d- B+ I7 m0 X& a- A2 l[大学100] 086
) i! k/ [# N7 s) {9 ?9 H------------------------------------------2 q7 r1 R, R# u, t! ]
[论文标题] 共同配送在纺织行业中的发展与研究. E: T3 F7 ]! B& }; \
[作者] 童晓东: ^% S/ @" G4 }1 P# P# |1 ?
[作者专业] 企业管理
7 F ~ V9 \/ z% {) N[导师姓名]
# x4 h+ T0 j) w8 t 王亚超8 X3 d1 y3 N" T
[授予学位] 硕士
, J$ }: m/ V/ r0 u! O0 f[授予单位]
1 ]1 j! m2 M( w M 天津工业大学, G' K& Z/ J8 ~. f3 G
[授予学位时间] 20050101
2 ?% X5 a `: ]' I7 L, d[论文页数] 1-48& Z( I$ a7 k, E0 p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y6 a3 Z/ T/ d" Y[分类号]
) }$ [ d6 d( A* ]( g6 O- p F426.81 F252
0 h, B8 P! r) k[关键词] I# j: b% B) {( t/ q
共同配送 配送中心 模型仿真 物资配送 纺织工业7 e( J H- O$ ^( `8 c2 a5 V) v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者需求多变,给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共同配送也随之产生。共同配送是JIT管理方式在物流中的应用,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基础上降低了配送成本。
3 E; F* n) A, K, q$ Y0 W# ^ 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在共同配送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国内的一些关于共同物流的资料来看,大都局限在食品行业,连锁企业的共同配送方式的研究,然而关于纺织行业和其它行业的却甚少。6 q9 X5 G0 _2 \7 z" I/ [
本文首先从配送的理论研究入手,着重与发达国家的配送方式进行比较,在对比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物流配送的几点启示。然后,从采购和供应这两个方面,建立共同配送的模型,对调查资料系统分析并构筑物流共同化体系。在本文的后面部分,理论结合实际,以现有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企业的基本情况、物流方式的选择、共同配送存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应用Witness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从而找出解决纺织行业共同物流的一种方法,并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对策。: K* t; B# L. C* K8 }# ]9 v
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r1 D9 m+ Z' [2 T+ {9 F. K
第二章:明确配送和共同配送的概念,分析与比较我国与发达国家配送业,提出几点启示并建立共同配送模型。" m! U/ t" ?; ]
第三章:统计和分析调查结果,详细说明关于配送中心选址及网点布局的一些问题。
0 r& d/ i7 e% y+ Z 第四章:利用Witness软件设计出纺织行业共同配送模型,运行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
8 A+ C9 ]; X d9 h 第五章:总结理论分析和发展现状,提出发展共同配送的几点对策。
n) o0 l) U$ t: x9 P2 g[馆藏号] Y797454: l& m) z7 \/ s; I* c- T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 N7 p1 T6 z! s) G/ H% ~( m8 M[GETID_FZFF] 0
6 L: r- }$ B |4 r& b9 l" k" K$ v0 G[入库批次] B52- L1 [, H( g5 o; D. N
------------------------------------------3 ]3 R$ m2 e0 y* J, I1 e# l9 F8 G
[论文标题] 制造业生产物流系统规划与调度技术研究" ?1 T' F( j' w& K! _' V7 y% p
[作者] 朱华炳
. j2 g# L5 V- s0 }/ |6 B5 z[作者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E* F- x& W& r3 W
[导师姓名] - q' C$ p. Q! o, r! u0 _- S1 V8 i
刘光复
* c" Q4 J' D+ [: i5 u[授予学位] 博士
0 ?* u; F/ z4 S( Y* Q! { @[授予单位]
$ N& I; P1 ?4 z7 i1 \* e0 q* { 合肥工业大学8 R$ N& j* j; s" i
[授予学位时间] 200504018 ~7 O) Y0 }3 H
[论文页数] 1-137
% w. N# [+ t+ A! p$ f$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7 F: E: s1 Y3 m, }& i- B0 E4 n$ K
[分类号] 1 p- v6 Z0 ?, H% @1 J- r+ k
TH165 TP278
7 k* v; ~2 b% Q _1 f0 ~[关键词] 4 s. K( T" Z6 l# R9 ?0 `7 U
物流规划 车间调度 OCTPN 遗传算法 汽车后桥4 B! F2 h9 p7 M0 [* o
[摘要] 本文结合合肥车桥有限责任公司的H1后桥车间实际规划项目以及安徽省自然基金课题,对制造业生产物流的静态规划和动态调度技术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和研究,重点研究机械制造业生产物流的规划方法。在分析制造业的不同生产物流系统的基础上,将其本质属性归纳为节点守恒属性、复制属性、约简属性、关系属性和信息映射属性。将物流系统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控制层三个层次及分析指标体系、系统表达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等三个体系进行分析研究。
6 L3 a( x5 w+ k/ Y& ? 在传统的面向所有行业的玛格数定义基础上,针对机械制造业的物料特点,提出适合机械制造业的OPTIZ玛格系数概念,用于制造系统的当量物流量的计算。$ s2 T. O- T" v' [" P
采用基本Petri网对制造物流系统各个子系统进行建模,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着色赋时Petri网(OCTPN)的物流系统建模方法,该方法既保留了贴近人们思维习惯的图形符号描述法,又改变了因系统复杂所带来的模型复杂状况。同时,对制造加工及物流系统进行集成建模,建立了包含制造加工系统和物流系统的层次化模型,并就汽车后桥车间物流系统规划的实例基于OCTPN方法进行建模和分析。采用E-Factory、Witness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建模和仿真,对H1后桥车间生产物流系统进行设计与优化。
9 h2 n+ N' s' B7 b+ @% A2 x1 F9 H5 y 采用遗传算法对车间调度问题分别进行单目标优化和多目标优化,较好地解决了遗传算法在解传统JobShop问题中因近亲繁殖所导致的早熟现象。研究了AGv调度系统的调度规则及路径规划,采用遗传算法进行路径优化得到较优的行走路线。
& ^7 Q2 k7 u! E9 Q- S[馆藏号] Y746637
5 n" y2 O1 V( ?8 L5 V3 C( `[授予学位年份] 2005
8 s! o. Y9 X% U# s6 h[GETID_FZFF] 0
4 d# E- N# S3 p4 A[入库批次] B46
6 L7 e& `) b- N3 `0 Z[大学211] Y; ^; X6 b2 @6 H& v# J
[大学100] 086
; N8 a# S+ l8 e. V7 s- R4 {4 Z' P/ u------------------------------------------
& z3 b( v) O5 P! q% M4 l[论文标题] 离散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W7 D4 p4 n* `7 t: ]8 z
[作者] 余治国
) v+ L. U1 `8 r[作者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q' N, U6 v6 s( m$ Z[导师姓名]
& D5 ~) g- J: @ 孙小明0 ^2 o7 n& U; {$ P1 f
[授予学位] 硕士
' y( J9 h: R2 N; B3 F1 S[授予单位] % [' B. x* y' l( v2 g$ h& U: ]
上海交通大学
: S0 H( P4 ~8 O9 f" \[授予学位时间] 200502015 s: B- b ?" u, u, Z$ ]8 l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 \) t& s: G1 A- ]1 Z7 `$ G, Q[分类号] & J8 g9 I6 s. }1 b) T H5 |3 \/ E
TP391.9 F406.2
3 t3 }+ B. O; y* B5 t. r[关键词] : S, v" @! K% y. Y1 F) S
离散系统仿真 生产系统 计算机仿真技术
& z6 g# \+ f/ x9 O% Y[摘要] 本文以WITNESS面向对象的工业仿真软件为模拟平台,成功地通过对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的实际生产系统进行仿真改善的过程,在对企业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的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企业生产系统的改善进行了分析、预测和评估,为生产线改善的顺利实施起到了辅助作用。8 I, F& z; A% X+ U1 P& @7 }2 S
同时,本文根据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特征,详细而深入地研究了生产系统仿真改善基本方法、归纳了离散生产系统仿真改善实验分析的步骤和复杂离散生产系统仿真评价的方法。并针对生产系统仿真改善方法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的误区,详细阐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线系统改善的规划及运行中的应用方法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5 V9 i* a3 c- D6 U7 i/ C o: r论文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对更深入的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 `+ B3 [/ Q4 |4 F) P5 i% W[馆藏号] D007399
8 |) G' K! z5 |' R" c9 m" u[授予学位年份] 2005
6 D2 k2 P1 l6 h- ^7 A9 m: H[GETID_FZFF] 1
: F5 y& Z9 y' R/ l/ s% D( D[入库批次] B489 W6 `3 X0 ~( k% h5 j' X
[大学211] Y
+ D4 o3 ?% l+ b' \+ c% m/ ~( g[大学100] 0048 n+ L& Q( g5 G0 s2 p
------------------------------------------& e4 t# h: o, Z) n, d% b
[论文标题] Petri网技术在生产流水线系统仿真中的研究与应用! {3 q( \! Y8 X( k" C
[作者] 马俊7 O: b) ~7 [8 A; D4 w$ n4 R
[作者专业] 工业工程
' \9 x( `( S3 D$ Q( j! h: u- t[导师姓名]
9 S+ X; f2 k# _ 孙小明
: p/ t; U9 P k9 d0 c[授予学位] 硕士
' L) T4 f! Z: R[授予单位] 4 K: o) R* t/ M
上海交通大学2 W0 l. A- Q$ Z0 j. a7 n+ J4 M$ w
[授予学位时间] 20040301
; X/ D) h; T% L' j[论文页数] 1-64
, m d7 _; U6 k- ~ w7 t. S- W1 p7 c[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8 J$ R2 o/ |- X) X; ]1 C6 H
[分类号]
" ~' X. r8 O: | k6 D9 Q TP278
! n( R$ k4 `% K' H8 ][关键词]
: R: H0 p- O, M0 Z- F& _/ ?5 B 离散制造系统 Petri网 马尔科夫链 WITNESS 系统仿真 流水线
8 ^, a& o* j: P y* e$ J) _[摘要] 流水线是一种典型的离散制造系统,是实行大规模生产的一种良好方式,它在电子制造、汽车行业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目前国内汽车业的发展,流水线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广泛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流水线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更有其深刻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流水线的发展情况和基本特征,对流水线的分类和应用做了简要的描述。并利用WITNESS仿真技术对某汽车集团的流水线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机器利用率,在制品库存等性能指标。- @! g2 x9 Y- T# Z7 ?8 |0 g
本文介绍了离散制造系统的特征和建模的一般方法,指出了利用Petri网进行离散制造系统建模的优越性。由于WITNESS仿真不能解决系统的死锁、调度策略的实施和优化等,对于仿真无法继续的问题等,WITNESS 不能对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而Petri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可以解决系统的死锁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将WITNESS模型转化为Petri网模型的方法,并构造了模型转化的方法和法则,对冲突,并发等行为在WITNESS 中进行了描述,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对利用Petri网进行系统性能分析进行了实例研究。% F4 k/ X' R8 |+ {
[馆藏号] D002286( B4 A; N4 Z- |2 W
[授予学位年份] 2004! s$ I& Z$ K3 J( r4 ]9 o1 P+ h6 M
[GETID_FZFF] 1
7 C4 z3 f. }. S, G[入库批次] B48
[# ?& K0 Z5 X[大学211] Y
/ }* c! b, J W+ h; b4 |[大学100] 0041 n: h |/ x! ~" |
------------------------------------------
- I' v" t7 |9 B[论文标题] 基于面向对象的生产线仿真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9 {( W5 {# V+ c9 X5 ][作者] 肖东) t- ]# @) p7 h2 A+ {
[作者专业]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0 @3 u+ B7 T: d% _
[导师姓名] f5 e9 x# _2 A) b5 m
奚立峰 王丽亚
1 A0 A: C& P, u* }0 P[授予学位] 硕士 I( c' X p# h% V
[授予单位]
' P1 z& N, a5 W2 T6 A: m7 P 上海交通大学$ ^3 f* M" c F c2 v, |
[授予学位时间] 20020301# n. w! f0 ]0 Z- J* S5 J- a
[论文页数] 73页7 t+ X$ }' L) {; u
[文摘语种] 中文文摘" p/ q& _0 a! V A
[分类号]
' x, @! i, X5 N; |8 o! j TP279 ?9 u( M! `5 q7 P. f- j! d
[关键词]
& A, a5 Q' R5 r 仿真 生产线系统 面向对象 建模 WITNESS
% r: k& \ n6 a; [. F[摘要] 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制造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开发研究需要更大量的投资,建造一条高效率的制造系统生产线具有更大的风险性.计算机仿真可以对制造系统进行实施前分析实验、辅助设计和评价,它把所有的制造资源、产品工艺数据、库存信息、在制品数等动态地结合起来,非常逼真的模拟制造系统的生产过程和中间变化状态,从而减少了制造系统生产线投资的高风险性,同时还可以使系统设计和运行更为可靠、有效,大大节约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和大大缩短开发周期,被认为是解决现代制造过程中复杂问题的理想方法.因此,该文首先对传统的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发展做了全面回顾,然后根据应用领域的特征,细致地阐述了面向对象仿真的建模方法和系统设计的主要问题,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对象之间的关系、行为和交互控制在仿真系统中的实现.* L; C$ n( ^, T
[馆藏号] Y583960
- q u5 K( k6 b8 ?( u[授予学位年份] 2002) W3 N$ M3 H6 `) b4 ?
[GETID_FZFF] 1' X" M, w/ o# k! d6 v
[入库批次] B26* Y: B1 i. n8 r" v, u, m2 w& z
[大学211] Y, y. \- n$ l- G
[大学100] 0041 Y+ F. s- Q/ `2 L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