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hawn2013 于 2013-3-22 14:54 编辑
* _* N* t+ M" z
" u0 D2 {" y, L# E3 m3 N# `3 ` 各位,本人目前在使用eM-Plant软件做毕业论文,是使用这个软件来对使用SLP优化前后的设施布局方案进行仿真。 由于之前没有学过这款软件,论文指导老师也不会,自己一个人一时半会儿也很难熟练运用。现在遇到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希望能在这个万能的仿真技术论坛上得到帮助。
# b$ Y2 s. J6 F' z" @首先,我的思路是:在模型中首先通过对车间的原有布局建立仿真模型,建立模型后,运行仿真模型,分析车间的物流量状况。再对SLP法得到的优化结果建立新的仿真模型,重新运行模型,根据模型的运行结果,即物流状况来判断车间布局的优劣,从而达到优化车间布局的目的。 ( l8 z; a. _. P- S7 [9 x* J7 X/ u
下面是我的模型截图: 问题: 1、怎么在Flowcontrol中设置参数,使通过Flowcontrol的对象有20%到达芯片烧写模块,80%到达备料模块?使通过Flowcontrol1的对象有30%到达整形区模块,70%的对象到达机插模块?使通过Flowcontrol2的对象有25%到达贴片模块,75%到达电控车间模块? 2、因为SLP优化前后的布局方案中,各个车间的加工工序、加工路线和搬运量都没变,变化的只是车间之间的距离。产生的结果是:物流量=搬运量*搬运距离变化了。那应该如何在模型中体现布局优化前后 车间之间距离的变化啊?
2 `" X. t* Y) l* B1 Q L另外,我把我建的模型上传 麻烦大家看看有什么问题
+ j9 w& M N `" `' J0 x) z& k |